闽南“食福”习俗。 龙文区委宣传部供图
据龙文区开漳圣王文化研究会会长陈建生介绍,“‘食福’这个民俗活动一年一度。相传公元670年,开漳圣王陈元光祖母魏太母驰援陈政,正月十一,魏太母途经荒无人烟的檀林时,曾在福山上宰杀生猪设坛祭天祈愿。天公拜完之后剩下来的肉,就分给围观民众吃。”
“后来一支陈氏族人从北溪迁移到檀林后,便延续魏太母的做法,并继续以农历正月十一为期,在福山祭天祈福,并将煮熟的咸肉及肉汤分给族人,取名‘食福’,也叫十一福。据传,闽南的‘食福’习俗便是从这里衍生出去的。”陈建生说。
如今,每年正月十一,檀林社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“食福”民俗活动。其间,村民将“福猪”引上福山,宰杀、煮成咸肉后,切块分成多份。祭天后,连同4口大锅里的“福肉汤”分发族人以及自愿参加祭祀的外嫁族人和外地人,一来祈愿国泰民安、共享福气,二来也是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及其父亲陈政、祖母魏箴。
据悉,檀林正月十一“食福”的民俗活动已于2008年被列入漳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(完)
【科普中国军事科技】从歼-20换装中国心,看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之路****** 今年在中国航展上,歼-20飞行员李伟鹏表示参加本届珠海航展的歼-20战机,都已换装发动机,用上了“中国心”。要知道航空发动机是航工工业的“皇冠明珠”,航空发动机的先进程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战斗机的性能。《科普中国军事科技》邀请著名军事专家傅前哨从歼-20换装中国心谈起,讲解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之路。 科学顾问:傅前哨 监制:战钊 制片:宋雅娟 导演:金赫 主持人:林佳欣 拍摄:肖春芳 后期:刘佳依 荣誉出品:光明日报军事部 科普中国军事科技 好看视频 联合出品:中国科协科普部 光明网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彩神彩票地图 |